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的是补偿合同,合法的补偿协议长什么样?快收藏这篇文章!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点击本站其他相关内容,共同学习吧!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2、补偿合同,签订补偿协议的那些事儿,这些“雷”您避开了吗?
补偿合同,合法的补偿协议长什么样?快收藏这篇文章! ♂
合法的补偿协议长什么样?快收藏这篇文章!
合法协议
随着近年来旧城改造、城中村建设等征收拆迁项目如火如荼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加入了被拆迁人的行列中,当我们好不容易和征收方谈好了补偿标准,要签订补偿协议时,是否会担心协议的内容不明确不具体,为以后获得合法合理的补偿埋下隐患。那么,合法的补偿协议应当包含哪些内容呢?
协议主体:拆迁户与行政机关
补偿协议的双方一般为被拆迁人和行政机关,这里的行政机关有可能是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其他专门负责征收补偿的行政机关(如某某征地指挥部、某某拆迁事务中心等),但绝对不能是村委会和开发商!
从法律角度看,村委会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并非行政机关,根本不具有与被拆迁人签订补偿协议的职权,也就是说,村委会没有资格与村民签订补偿协议!而开发商作为完全的民事主体,也不能代行行政机关的职权,更加无权签订补偿协议。
拆迁项目与房屋基本情况
协议的开篇应当体现是何建设项目导致的拆迁,其次,既然拆的是自己家房子,那么房子/宅基地的基本情况必须要在补偿协议上有所体现。
主要包括:房屋/宅基地的地址,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层高、结构、用途、装修情况、产权状况、是否设置抵押、附属物等等。
当被拆迁房屋是农民唯一宅基地上住房时,有可能还需登记户主信息与户内成员人数。
拆迁补偿项目、标准、方式
、宅基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主要包括房屋、附属物、空院落、搬迁费、奖励费、过渡费、电话/宽带/空调迁移费等项目,可以选择全部货币补偿、安置房、另选宅基地建房三种补偿方式,要求补偿不能降低被拆迁人目前生活水平,长远生计有保障,具体补偿标准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制定。
、耕地征收补偿: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货币形式支付。体现为征地综合区片地价,它是依据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划分区片并测算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每三年重新制定或公布一次,各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官网可以查询,我们的公众号也会不定时更新哦。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主要包括房屋、装修、搬迁费、奖励费、过渡费、停产停业损失(存在经营性用房)等项目,可以选择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同样不能降低被拆迁生活水平,同时国有土地上住房货币补偿标准可以参考周边类似房屋市场价格,具体补偿标准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制定。
货币补偿金额及支付期限
补偿协议中包含货币补偿的,必须要在协议中明确具体的补偿金额和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如什么时间款项到账,收款账户是否写在了补偿协议里。
安置用房面积、地点、差价支付方式
补偿协议中选择了产权调换的,必须要明确原房屋与安置房的调换比例、地点、楼层、面积、用途、产权状况、何时交付等信息,安置房面积超出或不足原房屋面积的,还要问清楚是否需要互补差价,如何补差价。一旦遗漏某个关键信息,就可能导致选择的安置房存在各种问题。
置换宅基地地点、面积、建房情况
宅基地上房屋拆迁中选择了置换宅基地的,必须要确定置换的宅基地地点与面积,允许建几层、什么结构、是否需要办理各项审批手续等等。
过渡费、奖励和支付方式
不管是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还是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中都会涉及过渡费,这一项中必须注意过渡期的起止时间、过渡费按什么标准支付以及支付方式。超出约定的过渡期,过渡费是否增加。
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方式
这个条款在补偿协议中非常不引人注目,很多被拆迁人都容易忽略,但这个条款的重要程度和其他条款不相上下,当被拆迁人遇到征收方不按时支付补偿款、拖欠过渡费、安置房迟迟不交房等等问题时,争议解决条款就会发挥作用。被拆迁人就可以按照这个条款中约定的解决方式,或调解或复议、诉讼,来解决自己的遇到的问题。
补偿合同,签订补偿协议的那些事儿,这些“雷”您避开了吗? ♂
签订补偿协议的那些事儿,这些“雷”您避开了吗?
■本文作者:李春禹 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空白协议、阴阳协议、他人代签……,一份看似简单的协议,如果在签字时没有做好风险防范,在遇到纠纷时往往会成为维护自己权益路上最大的阻碍。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在明律师办案过程中,遇到过的那些签订不规范的行政协议。在咱们以后签协议的时候,要学会避开那些不加注意就会踩到的“大坑”。
【空白签字页,签名要小心】王某在与征收实施单位签订补偿协议时,对方称协商的内容需要在办公室打印填写,所以仅提供了已经排好格式的最后一页在现场给到王某签署。
王某认为双方已经达成协议,所以毫不在意的在最后一页签了字。但令王某没想到的是,签完协议后,对方一直没有将其中一份协议原件给自己,补偿款也始终没有落实到位。
在房子被拆除后,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对方拿出的协议所载明的补偿面积比之前商量的少了一大块。这下王某可傻了眼,但自己手上没有协议原件,也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当时签的是空白协议。
【协议分着签,补偿犯了难】征收实施单位在与张某签订安置协议时提议,将平方米的置换面积分成三份协议,并承诺分别进行补偿。
张某觉得问题不大,于是在同一天,分别与对方签订了三份补偿面积各为平方米的补偿协议。然而在签完协议后,张某发现只得到了平方米的补偿,于是诉至法院。
而在诉讼过程中,对方给出的解释却是,当时商议的就是置换平方米,只不过协议签的是一式三份。
【签完没留底,内容被替换】曹女士在签完补偿协议后,原件直接被收走,当时并没有拍照或复印留存。之后曹女士也没有向对方索要协议原件,在诉请征收实施单位没有按照协议要求履行义务时,发现其中的关键条款已经被替换。但此时曹女士手上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原协议内容。
看完上述这些案例,我们会发现哪怕是很小的细节,如果没有引起注意,也会为后续纠纷解决造成巨大风险。虽然这类行政协议案件可以通过组织证据诉讼进行推翻,但这样不仅会对诉讼造成阻碍,也会耽误自己的宝贵时间。
所以大家在签订协议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如果还是担心会“踩雷”,那也要尽量做到下列几个要点:
一、盖个骑缝
如果可以在每页上进行签字盖章当然更好,但绝大多数协议因为格式原因往往只能在最后一页落款处签字盖章。这时候,加盖骑缝章就是保证合同完整性的重要形式,可以保证协议前面的页不被替换。
二、留个原件
签字前一定再仔细核对一遍内容,不要因为觉得已经协商好了就不再进行确认了。在签完后一定要现场保留原件,不要等之后再去取原件。
三、做个录像
如果没办法保留原件,那么在协议签订后,一定要将协议内容及签字页完整摄录下来留证。做这些动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双方已经达成的合意,通过其他证据形式固定下来。即便最后协议形式上出现问题,至少还有充足的证据能够推翻虚假的协议。
四、留个心眼
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多留心细节。比如,注意协议条款中写明的协议份数是一式几份,双方各留几份。再比如,写上签字当天的日期,不要倒签,不要留空。
最后在明律师重点要提示大家的是,时效!时效!时效!
即便现今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原则是全面审查,但也不要只抓住行政赔偿程序不放,结果错过了对行政协议的起诉期限。在遇到难以把握的问题时,还是要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版权声明:本文为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补偿合同,合法的补偿协议长什么样?快收藏这篇文章!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补偿合同,合法的补偿协议长什么样?快收藏这篇文章!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