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的是供苗合同,调研报告!咸宁这一产业值得关注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点击本站其他相关内容,共同学习吧!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供苗合同,调研报告!咸宁这一产业值得关注 ♂
调研报告!咸宁这一产业值得关注
根据市委“六大”活动安排,结合工作分工,近期以咸宁农业“三大百亿产业”之一的油茶为主题开展了调研。—月以来,先后现场调研黄袍山公司、通城油茶种植户黄国良的油茶庄园,与罗卫国、金定武、黎水生、刘勇等油茶企业主、种植大户进行座谈,与林业部门、油茶专家多次交流。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油茶是个好东西”
年月,习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油茶是个好东西,我在福建时就推广过,要大力发展好。同年月,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油茶基地时,再次说到,油茶既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是绿色发展。油茶到底好在哪?
(一)好在经济效益。油茶,又称茶油树、山茶树、茶籽树,因其种籽可榨油供食用得名。茶油是“贵族”用油,市场平均售价在元/斤以上(黄袍山因冷榨技术售价在元以上),是大豆油的倍、花生油的倍,甚至高于橄榄油价格。进入丰产期后,可持续-年,农户生产出的茶油可出售也可贮存自用,没有滞销风险,一次种植、长期受益。同时,油茶浑身是宝,茶油除食用外,还可药用,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医药等领域。茶壳可以制作成食用菌培养基、活性炭;茶花既可以酿造蜂蜜,也可以制作花茶;茶籽饼可提取茶皂素、茶多糖等活性物质,广泛用于日用化工、制染、纤维、农药等领域,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
(二)好在生态效益。油茶树根系发达,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理想树种。树皮光滑,叶片厚革质,防火性能好。比如种植大户张继龙说,以前山上多笆茅(南山县非常普遍),经常发山火,改种油茶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火灾。油茶树四季常绿,秋冬开花,花开时,花朵洁白,漫山遍野,具有很高的生态和景观价值。同时,作为木本植物的油茶不与粮争地,国家将油茶纳入粮油安全战略统筹支持,出台了系列政策扶持,提出力争到年,茶油产量要比现在翻三倍,达到万吨。
(三)好在健康效益。从现代营养学上看,茶油主要成分是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医疗保健功效和极高营养价值,含量高达%以上,是大豆油的两倍,比橄榄油还高出约%,是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保健食用油,被誉为“软体黄金”和“东方橄榄油”。更难得的是,茶油中含有其他食用油都没有的茶多酚,兼具抗癌、防辐射功效。同时,茶油的烟点是℃,远高于橄榄油的烟点℃,与同为高端用油的橄榄油相比,茶油与喜高温烹饪的中国厨房是天作之合。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饮食需求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转变,“少油少盐少糖”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出现略减趋势,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健康油脂关注度逐渐上升,茶油无疑是健康用油、消费升级的最佳选择,有极大的市场提升空间。
(四)好在扶贫效益。油茶是江南多地主推的扶贫产业,良种良法应用得当的丰产林,每年每亩可最低给农户带来元的稳定收入。据市扶贫部门统计,全市有户贫困户受油茶产业带动,实现脱贫。比如贫困户黎水生在自家林地种了亩油茶,每亩可产鲜果斤,去年卖了、万元,他发自内心自豪地跟我说:“家有一亩茶,子孙享荣华”。
咸宁的油茶大有可为
油茶虽然是好东西,但绝非想搞就搞、一搞就成的,南橘北枳在农业上比比皆是。历届咸宁市委、市政府把油茶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并不是拍脑袋决策,而是基于油茶确实是适宜咸宁的特色产业,这主要体现在:
(一)咸宁有适合油茶发展的自然基础。咸宁是典型的宜茶地区,是国家林业部门划定的油茶主产区北缘中心。全市属于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温度、日照、雨水等满足油茶高产的气候条件,低山丘陵占.%,坡度平缓,多为黄壤、红黄壤,林业用地资源丰富,可利用的荒山荒地充足。根据林业部门测算,咸宁适宜种植油茶的荒山荒地达到万亩。
(二)咸宁有广泛种植油茶的群众基础。咸宁是油茶的传统主产区之一,种植史有千余年,幕阜山区群众有深厚的油茶种植传统和习俗。《湖北农业地理》记载:“年通山、通城县的油茶籽产量居全省前列。年全区(咸宁地区)油茶产量占全省一半多,单产最高。”据调查,年全市油茶种植总面积曾达万亩左右,呈现“队队有基地、社社有油茶场,漫山遍野是油茶”的景象。
(三)咸宁有初具规模的原料基础。目前全市油茶林总面积.万亩,年产鲜果约万吨,种植面积、产量上在省内排第一。其中通城油茶林最多,有.万亩,通山、崇阳分别有.万亩、万亩,通城、崇阳是“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县”。
(四)咸宁有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经过多年发展,全市油茶初步形成了以黄袍山公司为龙头的油茶加工产业,该公司是全国油茶产业重点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建有第一家国家级油茶产业示范园,设计纯油产能超过万吨,公司“本草天香”商标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此外,还有好吃佬食品、通山唐老农、鑫尔绿色食品等油茶加工企业,全市年加工能力万吨(干籽),产品涉及食用油、化妆品、保健品等余个品种。年,全市油茶产业综合产值亿元。
咸宁发展壮大油茶产业需要突破难题
虽然条件优越,但我市油茶产业发展依然受诸多问题制约,主要是:
(一)突破资金投入难题。油茶是高门槛行业,一方面是周期门槛,油茶树生长缓慢,一般年挂初果,年才进入丰产期;另一方面是单产门槛,自古就有“千年茶树二两油”的说法,管护到位的丰产期油茶,平均亩产鲜果千余斤,产油率—%左右,一亩产油量在—斤左右。因此,成规模的油茶生产前期非常依赖资金投入,很多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都背负着比较大的资金压力。
以一亩新造茶林的平均投入为例,表一为一亩新建油茶林至丰产期(年为期)所需投入的资金。
表一
年份
投入情况
合计
第一年
整地元、种植穴整理和施肥元、栽植人工费元、林地租金元
元
第二年
造林抚育元、地租元
元
第三年
造林抚育元、地租元
元
第四年
造林抚育元、地租元
元
第五年
造林抚育元、地租元
元
第六年
造林抚育元、地租元、人工采摘费.元/斤*斤(鲜果)=元
元
第七年
造林抚育元、地租元、人工采摘费.元/斤*斤(鲜果)=元
元
第八年
造林抚育元、地租元、人工采摘费.元/斤*斤(鲜果)=元
元
从表一可见,一亩管护到位的新建油茶林年共需投入资金元,凑整算元,之后每年投入与第八年基本持平,不赘述。投入大、周期长,加上农业易受旱涝灾害、森林火灾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发展油茶基地先需要解决资金链问题。
对策建议:利用幕阜山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借金融杠杆支持油茶基地开发。
如上文,新建一亩油茶林前年需要净投入元,如果全市新发展万亩油茶林,共需投入亿元。按照经营主体与借贷:的出资比例算,需要主体投入亿元,银行借贷亿元,也就是平均每亩要贷款元,按年利率%算,每年利息元。每年投入+利息,就构成了一亩新建茶林的净投入。
从产出收入情况看,以目前鲜果元/斤收购价、初加工茶油元/斤收购价,形成了以下投入产出情况(表二):
表二
年份
累计净投入
累计卖鲜果净收入
累计卖油净收入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第八年
第九年
第十年
第十一年
第十二年
从表二可知,在不考虑其他正负因素的静态环境下,只卖油预期在第八年可以盈利,只卖鲜果预期在第十一年可以盈利。而油茶林的收益周期长达—年,同时还可以指导发展林下经济,在油茶地中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和中药材,发展林下养鸡,降低投入成本,所以这笔账完全算得过来的。建议要勇于担当、解放思想,把油茶作为生态公益林的一部分,在推进幕阜山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中,将油茶基地建设作为重点投入,引入长线资金,补齐短板。
(二)突破生产技术难题。进入丰产期的油茶,只要做到良种良法、管护到位,鲜果每亩千斤,只是保底,亩产两千甚至三千斤都不是问题。但实际上,我市油茶林中,万亩老茶林亩产不到斤,%以上新茶林亩产不超过斤,亩产千斤以上的不足%,亩产两、三千斤更寥寥无几。
成因分析:
.种苗问题。油茶种植的成败%取决于种苗(品种和良种壮苗),%关联于营林技术。目前,我市万亩老林全部是上世纪年代之前营造的实生林,品种为“江西籽”等非良种品种,加上树体老化、失管抛荒,导致产量极低。年之后,全市新造茶林.万亩,有些地方部门和个人,事先不咨询林业部门,盲目从外省调运采购不适宜咸宁发展的外省种苗,甚至是假劣种苗,品种杂而不纯不优,多为未经区试筛选,盲目引种栽植,加上技术失当,现在进入丰产期的茶林产量普遍达不到最低斤的丰产标准。
.技术问题。长期以来粗放经营习惯根深蒂固,不懂管理、盲目管理,凭主观意志进行种植与管理。新造林普遍存在“粗暴式经营”现象,过度干扰生态系统,造林设计不优、配栽模式不当、抚育修剪不科学、过量施肥,从而造成林地水土流失重、可持续经营能力弱、综合效益差。
.机械化问题。目前,油茶种植基本全靠人工劳力,没有适宜的油茶采摘和翻耕的林业机械,且采摘机械研发难度也很大,导致油茶采摘、管护的人工成本不断提高。
.经营秩序问题。调研中,普遍反映“偷果”的问题。因为油茶多种植在山区、林区,不易看护,附近就有一些村民在油茶成熟季节偷果实,给种植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比如种植户罗卫国反映,他每年都能抓住两三个偷果的人,但因为数额达不到量刑标准,扭送至派出所后,人还是得放出来。再比如黄袍山油茶基地大部分都是流转而来,很多农民是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进来,认为土地还是他们自己的,所以黄袍山油茶进入采摘期,有三个“三分之一”说法:三分之一鲜果被公司收走,三分之一被周边群众“顺走”,三分之一来不及采摘烂掉。
对策建议:
.把好种苗关。市县两级要加强油茶等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建设,加配技术人员,落实经费,严把品种和种苗关。加强定点育苗,繁育油茶良种壮苗每年不少于万株,建立完整档案,销售必须提供供苗合同和收据以及“三证一签”,并严格限制外来不明品种种苗进入。
.把好科学种植关。科学制定我市良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老油茶基地低产改造技术规程,总结推广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探索出的生产经验,以简单化、可操作化、可视化的形式传授种植户。要组建科学工人团队,把关油茶基地的技术操作,提高基地质量。
.探索大小结合的种植模式。龙头企业基地化大面积集中种植油茶,有利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运用,有利于短期较快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抗击风险,但也存在管理疏漏、破坏土质等弊端。小户庄园式经营刚好与之相反。因此,这两种模式都要探索和坚持。大规模连片推进一定要选准地域和运作模式,小规模推广要重点发展-亩油茶园的家庭农场,或采取村社合作方式建设,利益分配包括村合作社发展留存、贫困户分成、村集体分成,解决“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和油茶专业合作社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同时要鼓励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等小面积的分散种植,将两者相结合,互为补充,最大发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加强低产林改造。要提高现有油茶林单位面积产量,必须对低产油茶林实施更新或抚育改造。对于品种差、林相乱、病虫害严重的衰老林以及稀疏残次林,采用良种化、规范化更新造林;对现已进入盛果期,由于管理、种植、品种等原因导致产出较低的林分,采取垦复、施肥、补植、预栽换种、调整密度等措施。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对产量等进行大数据监控和分析,及时作出生产调整。
.加强示范带动。农民自主生产主要看创富效应,各地要培养一批高产油茶致富典型,形成头羊效应。
.加强种植秩序整治。对包括油茶在内的特色种植产业采摘秩序进行整治,加强取证、打击力度,形成震慑效应。同时,对不文明行为加强媒体曝光力度,形成文明导向。
(三)突破品牌聚焦难题。当前全国油茶市场尚不成熟,规模普遍偏小,茶油品牌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全国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的企业达到多家,其中加工企业近家,品牌总量超过个,销售市场混乱,产品参差不齐,真假难辨,导致消费者对油茶的产品、品牌认同度不高。而我市茶油市场主体发展情况与全国类似,全市注册商品有十多个,品牌知名度低。茶油销售模式低端,小作坊以当地销售为主,现榨现卖,部分企业以口口相传的销售方式为主,少数企业采取会员制、订单生产、高端定制等模式,但销量低,未形成有效的销售模式,销售瓶颈突出。
成因剖析:
.市场认可度低。油茶主产于南方山区,受众主要集中在原产地,大城市和北方地区对油茶的认识程度普遍很低,不少群众甚至认为茶油是从茶叶里面提炼出来的。
.高不成低不就。高不成,油茶没有锁定的目标客户群体,开展针对性力推,而在高端食用油市场主要是橄榄油品牌的天下,贝蒂斯、欧丽薇兰等外国品牌通过国内代理的形式,在海量广告轰炸下,牢牢占据一线城市高端市场,形成头部效应。低不就,有的为了迎合大众消费,把茶油做成调和油,极大地降低了价格,与普通调和油无异,但是调和油市场是“红海”搏杀,拼渠道、拼品牌、拼资本,这里是益海嘉里、中粮、鲁花等头部企业的天下,茶油调和油现在杀进去,连一滴水花都不会溅起,甚至拉低了茶油自带的“高大上”光环。
.全市油茶品牌存在“小、散、乱”问题。“小”:品牌影响力较小,除通城黄袍山油茶公司“本草天香”有一定知名度外,其余品牌基本无影响力。“散”:小作坊的生产模式零星分布,销售方式单一,导致品牌集中效应不明显。全市多家小作坊以当地销售为主,现榨现卖,销量低,未形成有效的销售模式,销售瓶颈突出。“乱”:茶油价格差距较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小作坊和企业生产产品同时流入市场导致产品真假掺杂且难以分辨,茶油销售价格从元/到元/不等,差价让消费者难以适从,严重影响茶油市场秩序,形成茶油有市场空间,但无市场接受的尴尬局面。
对策建议:
.培育壮大龙头,提升品牌带动力。继续扶持壮大通城黄袍山油茶公司,在全市推广黄袍山公司的加工标准、加工技术,黄袍山公司给相关企业保底价收购油茶果,财政予以支持,保障黄袍山公司的产量。围绕打响中国国油--“本草天香”的目标,全市油茶统一用“本草天香”品牌,统一包装标识,扩大我市油茶的品牌影响力。同时,要外引“龙头”,引进央企、上市公司合作,做大做强茶油企业。建议将咸宁定位为中国茶油基地,做中粮集团的咸宁万吨级茶油存储基地,把南方的茶油都储存起来,成为冲击北方油料的桥头堡,作为进军全国的前沿阵地。
.强化质量标准,提高品牌竞争力。推动油茶产品质量标准国际化、规范化,在全市推广通城黄袍山公司油茶种植、管护、采摘、加工、包装、贮运等各环节标准,做到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行。强化质量检测,守住市场入口关,建立油茶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明确检测要求、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水平、落实质量监控。加强质量源头管控,建立健全油茶生产监控、质量安全可追溯、检验检测、安全监控体系,全面实行油茶生产许可、产地标识、防伪标识、条码制度和质量认证,确保生产消费者放心的产品。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管理,做到授权使用,加强市场检查、执法,净化市场环境。
.做优宣传营销,增加品牌影响力。统筹做好线上线下宣传。线上宣传要以自媒体、电子商务、互联网+实体店宣传推荐为主阵地,增加宣传覆盖面、知晓率;线下宣传主要靠“以节促进”,通过组织开展油茶产业文化节、油茶产业大会等,扩大我市油茶知名度、影响力。同时,借力我市正在打造区域品牌之势,鼓励市场主体在国内大城市开设油茶专卖店或专柜,增加销售群体。
作者:蒋星华(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政法委书记)
孟祥伟到咸安嘉鱼检查防汛工作:切实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受灾人口超万,咸宁防汛救灾现场直击
紧急通知!明后两天,咸宁:上班!
供苗合同,调研报告!咸宁这一产业值得关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供苗合同,调研报告!咸宁这一产业值得关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