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靠发迹资产亿,诈骗亿入狱,曾伪造合同骗闺蜜亿
一直以来,一家企业只有脚踏实地、本分经营才能走得长久,任何投机取巧的办法都只能赚取一时的利益,最终都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曾经的女企业家罗静,靠着自己在营销方面的天赋以及人脉的积累,让一手创办的承兴国际公司从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逐渐变成了行业的佼佼者。
但是在经营过程中,她竟然动起了歪心思,做起了诈骗,还伪造合同骗走了闺蜜亿。
从女企业家到阶下囚,一步错,步步错,罗静的故事无疑为公司的创始人都敲响了警钟。
白手起家创建公司年,罗静出生于中国香港,精明与算计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家庭优渥,从小就不愁吃穿,大学毕业以后,罗静找了一份销售的工作。
不得不说,罗静简直天生为销售而生。入行不久后,还是实习生的她就连续蝉联了好几个月的“销售冠军”。
全公司上下都对这个能说会道、伶牙俐齿的姑娘刮目相看,而罗静也一跃成了公司的“金牌销售”。
不管多么难伺候的客户,只要罗静出面,都能把他们谈得服服帖帖的。
而罗静之所以销售做得如此成功,得益于她滴水不漏的话术。
两三句话之间,罗静就能快速分析出客户的诉求,只需几秒钟,她就想到了应对的办法。
在做销售的几年里,罗静积累了不少客户资源,甚至很多客户直言不讳地说,罗静在哪,单子就在哪。
渐渐地,罗静开始不满足于为老板打工,一笔单子成交,大部分的利润都被公司抽走,到手的部分少得可怜。
不乏有客户说,静姐,就算你出来单干,我们也支持你。
说这种话的人多了,罗静的底气也就足了。
年,年仅岁的罗静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名为“承兴国际”。
起初公司规模很小,加上罗静在内只有四五个人,但是渐渐地,由于生意火爆,公司走上了扩张之路。
承兴国际究竟是做什么的呢?它的主营业务是营销策划,也就是帮一些想要名气的公司做广告宣传。
在公司成立初期,罗静就凭借个人魅力,拿下了百事可乐、宝洁中国总部和诺基亚这样的大客户,帮他们生产并销售促销品,提供解决方案,借此站稳脚跟。
有了大公司的成功案例,订单像雪花一般蜂拥而至。
靠着营销,罗静积累了不少财富,在香港成了有头有脸的人物。
出门也成了豪车接送,而她的内心也在一声声的“罗总”之间渐渐迷失。
公司发展壮大不满足现状的她,把自己的商业版图扩展到了大陆,于是她在广州成立了承兴营销管理有限公司。
年,适逢概念开始在国内流行,罗静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年月,还一举拿下了的国内独家品牌授权,这笔业务让承兴一下子名声大噪。
由此,走上了品牌授权之路。
之后罗静又乘胜追击,买下了功夫熊猫、变形金刚、兔斯基等,这些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而罗静毒辣的投资眼光也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
公司逐渐发展壮大,而罗静也在谋划着借壳上市。
借壳上市在实务中有三种操作方式:买壳上市、直接借壳、兼容模式。
买壳上市,顾名思义,就是用现金购买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并注入自己的资产。
直接借壳,是指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注入资产,并掌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兼容模式,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用现金购买部分股权,同时获取控制权。
不管是哪种借壳,都做公司的资金流提出了巨大挑战,而承兴尽管当时积累了较为充裕的资金,还是远远不够。
那罗静为什么要用借壳的方式,而不选择其他上市途径呢?
虽然借壳上市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但是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速度快(等待时间短)、可以规避禁令、可控性强且成功率高。
因此很多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成功过会的公司,都会选择借壳上市的方式,罗静也不例外。
为了凑足资金,罗静拿着商业计划书跑遍了天南海北,踏破了投资人家的门槛。
年,罗静成功进军资本市场,借壳上市耗费了接近亿元的资金!
然而,借壳上市也为承兴埋下了巨大隐患,公司一下子背负了高额的债务。
为融资走上歧途不久后,罗静加入了木兰汇,并结识了诺亚财富的汪静波。
罗静和汪静波处成了闺蜜,并在之后成为了彼此最大合作伙伴之一。
可是之后,也是汪静波的报警,让罗静身败名裂,不得不感慨造化弄人。
也是这一年开始,为了进一步融资,罗静把公司账上的应收账款抵押给了金融机构。
年月,承兴国际宣布收购由“漫威之父”斯坦李创办的!娱乐公司,与中国平安、华为、华润等企业一起,成功入选年广东企业强。
不仅如此,罗静还连续年获评《中国企业家》杂志年度最有影响力商业女性之一。
在年之前,罗静连续三年蝉联“商界木兰”的美誉。
年月日,罗静实控的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突然发布公告,罗静于年月日被刑拘。
其实早在被拘留的前一天,因为资金无法周转的罗静,打电话向汪静波表示,希望她可以再发数十亿产品,帮助自己度过流动性危机。
汪静波这时候才明白资金的窟窿到底有多大,也不再听信罗静的鬼话,直接选择了报警。
截至罗静被拘留之前,汪静波旗下的歌斐资产帮助承兴融到了亿元,底层还款人是京东。
很明显,跟京东的签订的合同也是罗静伪造的,事发后京东第一时间报了案,撇清了自己和承兴的关系。
同样地,罗静还伪造了苏宁的订单,就连交易都子虚乌有,更别提应收账款。
一代女企业家沦为阶下囚!这则消息,无疑像平地里的一声惊雷,让外界哗然。
年月日,法院受理了罗静的合同诈骗案件。
多家金融都被罗静的花言巧语给骗了,趟了这趟浑水。
歌斐资产为承兴集团提供了亿元的债务供应链融资,摩山保理以.亿元紧随其后,云南信托.亿元,湘财证券.亿元。
还有一些机构因为罗静的案子而陷入了退出行业的困境。
盲目的扩张与融资让罗静最终走上了歧途,如果当初她能够一步一个脚印,让承兴国际稳扎稳打地发展,或许也不会爆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