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今日开审 “大绿”“小绿”联手“唱双簧”
【封面语】“海水退了就知道谁没穿裤子”!今天,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排审的第一天,“大绿”民进党、“小绿”时代力量,又以“双簧”的方式使出了拖字诀……
【正文】
三年前震惊两岸的“太阳花学运”,学生退场时提出了《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法制化的诉求,依照这一诉求,《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没过的情况下,所有两岸相关协议就被卡关,也正因为如此,两岸已签的服贸冻结、两岸本来要签的货贸延宕,台湾工商业界及民间叫苦不迭,要求速审《两岸协议监督条例》。
这么重要的法案,在台湾“朝野”恶斗的政治氛围下,却始终搁浅在台立法机构。当初吵吵嚷嚷、打打闹闹要“立法”的绿营,在真正全面“执政”后,反而对《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排审消极拖延。
直到今天,由国民党籍“立委”曾铭宗任召委之一的台“立法院内政委员会”才终于排审《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要抢主动权逼民进党对此案表态。
国民党籍召委曾铭宗宣布協商,国民党团书记长王育敏说,民进党提案联席审查就是拖延,她代表国民党团表达反对、抗议。蓝绿争执不休,最后国民党团集体退席,“内政委员会”因此宣告暂时休息。
国民党“立院”党团随即召开记者会痛批民进党团“打假球”、“不敢面对”,要将草案退回“院会”交付联席审查,欲让法案石沉大海。而舆论分析,此次草案若果真退回,到时候“院会”不排案,就相当于无限延期。
“全面执政”的民进党,再次闪躲了这个自己带着小兄弟打出来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
《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本就是绿营借太阳花学运阻碍两岸交流的产物,在国民党执政时,民进党和社运团体也提出具有所谓“两国论”内涵的条例草案。由于在野党坚持将两岸关系定位为所谓“两国”,并对行政机构版草案极力杯葛,《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立法在上一届立法机构无果而终。到了民进党大获全胜,掌控立法机构之后,既不敢明目张胆宣布“台独”,又要向"台独"基本教义派取暖,于是搞出了一个名称上为“两岸”,但是实际操作窒碍难行的最严厉的”两岸管理条例(相关背景可以参阅本号早期观察:海峡观察丨“绿版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愚人节的“善意”),虽然删除了“公投”复决机制,但是仍规定两岸协议“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的严格监督机制,为两岸协商谈判设置重重关卡。
台立法机构两个会期中民进党虽然都将《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放在所谓的优先法案中,但却一直“供”在那里,不进行排案,此次也是国民党籍召委进行排案,不想又被绿营实施技术性杯葛,民进党为何始终闪躲、不敢直面的自己提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
《中评社》快评文章《审两岸监督条例 大绿小绿拖字诀》认为:在目前两岸僵局难解,蔡英文民调直直落,一例一休等争议不断的时机点如果真正来检视两岸关系,两岸协议哪些可签,对民进党只有扣分没有加分,也因此让民进党对此法案的态度,一直是嘴上说列优先法案,却迟迟未实际动作的原因。
而《今日海峡》特约评论员谢楠认为,国民党此次提出排审《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就是瞅准了民进党的软肋在两岸问题上,借由排案审查,“将军”民进党,进一步暴露蔡英文无力解决两岸困境的实情,以此来打压蔡英文的民意支持度,也正因为如此,民进党最好的方式就是能躲就躲、无限期拖延。
在这样的时候,蓝营为了攻击蔡英文,推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不过舆论认为其实也有风险,万一绿营方面都不阻挠,《两岸协议监督条例》顺利通过,那么根据条例规定,两岸已签好的协议都得重新审查,到时候服贸等协议就面临尴尬的境地,殃及的又是岛内的民众。到底这张”两岸牌“怎么打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再次考验国民党的智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