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联手搞技术,国产机有“救”了
大家好,欢迎来到黑马公社。
黑马觉得,这年头手机充电的高功率,方向是真的对了!
自打黑马用上快充之后,黑马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太美好了:玩游戏没电了,充上电点个外卖的时间,哎,它就充满了!早上起床手机没电关机了?充上电刷个牙的时间就充满一半了。
像如今的小米、、等厂商更是做到了以上的快充,充满一块毫安时的电池均在分钟左右。早上洗个脸、刷个牙,电就充满了。
续航焦虑,在这一刻根本不存在的。
可是尽管如此,黑马觉得如今的快充还是不行。因为这些高功率快充,都是各家私有协议的快充,它们完全不能互相兼容。
(其他手机也能充,但是只能充一点点)
比如说黑马有一个支持快充的手机和一台支持快充的华为平板,但是黑马在用 充电器给平板充电时,最多只能做到跑到的功率。
这就是因为和华为两者的快充协议互不兼容。
这种不兼容,不仅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而且更会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想想看,明明可以用一个充电头解决所有支持高功率快充设备的充电问题,但是因为私有协议的存在,黑马就必须要针对某一个厂商的设备单独购置相应的快充充电头。
最最重要的是,这些高功率充电头,真的一点也不便宜好吗!又贵还不能通用,基本就是现在各种快充存在的问题。
(华为充电器)
这不,考虑到天下用户“苦”私有快充久矣,电信终端产业协会最近就发布了一份关于融合快充标准的公告——《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
黑马也去看了看这份团体标准,发现一些惊喜颇多。
首先,为什么会制定这份标准呢?
其原因之一就是黑马上面说到的快充不兼容,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第二个原因就很有深度了,因为充电标准不统一,从而导致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研发通用快充电源芯片和配件的风险和成本相对高 昂。
其次,这份文件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制定移动终端的融合快速充电标准(下文简称 协议),解决大家快充不兼容的问题,并且促进厂商快充技术在行业内现有终端的互通使用。
其原理就相当于是官方下场,带领大家共同制定一个新标准,然后大家一起使用这一套新标准。
最后让黑马无比高兴的是,就参与成员来说,基本就覆盖了市面上的主流厂商。像华为、小米、、、荣耀都在其中。理论上来说,以后,只要你是使用这几家厂商的快充充电器,那么大家的快充就可以兼容使用。
那么,既然官方都牵头了,是不是就意味着未来的快充设备可以兼容使用 协议了呢?
是也不是。
私有协议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厂商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所建立的护城河。
君不见尽管-组织制定了一种公共快速充电规范——-(简称 ,下文称为协议),很多厂商们也都举手支持,但是协议的应用功率始终跑不过私有协议。唯一一家将协议落实较好的厂商也就只有苹果了。
比如 ,官方附赠的是充电头,默认充电功率为,但是你要是使用充电功率更高的充电器,那么你就能充出的成绩。但是这个功率,罢了……
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小米 支持的私有快充,但是一旦使用协议(和协议类似的快充协议)的话就只能充到。
黑马举这些例子的原因也很简单,现阶段,无论是协议还是,在厂商们各自的私有协议面前,都得让路。 协议,会不会成为继、这种公共协议之后的又一位孤立者,其实谁也说不准。
毕竟就算厂商们支持了新的充电标准,但是厂商也可以选择让自己的私有标准比它更快一步。这样做很合理,对吧?
可能是考虑到了手机厂商们的骚操作,在这份团体标准上,黑马还看到了一条新规定:在有多种快充协议的情况下,设备需要优先支持 协议。只有 协议识别失败的情况下,才能启用其它充电协议。
这样一来,黑马相信可以有效杜绝厂商们的一些小动作。
相信那时候,黑马就可以完全摒弃那一堆各式各样的充电头了!未来,“一头走天下”也将不再是梦!
附: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