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与合作四年终分手,或彻底退出手机舞台
钛媒体注:一度风靡市场的黑莓手机或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月日,黑莓移动( )在推特上宣布,自年月日起,获得品牌授权的通讯将不再出售黑莓品牌的移动设备,也不再拥有设计、制造和出售任何新款黑莓移动设备的权力。
通讯方面确认了上述消息,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将继续为现有的黑莓移动设备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客户服务和保修服务,直至年月日,或是当地法律所要求的期限。
目前尚不知道黑莓是否会与其他厂商合作以继续生产移动设备。
昔日辉煌不再黑莓手机是加拿大黑莓公司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与无线服务品牌,于年随着无线移动服务与首支设备—— 调用器——推出。其最大特色是支持 服务以及附有小型但完整的键盘。
年月,公司起诉公司(“黑莓”前身)侵犯了其无线电子邮件技术专利,并且索赔万美元。虽然惹了官司,却因此名声大噪,后来甚至受到了美国政府的青睐,许多政府部门开始使用黑莓的邮件服务。
其中,黑莓独特的无线通信技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年美国“·”事件发生之后,华盛顿与纽约的通信系统几乎崩溃,而黑莓则凭借其点对点的邮件服务系统在事故的救援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虽然之前黑莓在商业用户中口碑不错,但是正式在大众市场抢手,还是从年开始。黑莓“”系列标志着黑莓产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普通消费者对这款拥有拍照、导航及聊天功能的产品欲罢不能。当年,黑莓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
黑莓系列及入门级的系列于年发布,彼时黑莓成为了加拿大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同时拥有了超过万的用户。尽管当时苹果已经发布了,对于北美地区的消费者来说,黑莓依然是购买手机的头号选择。
年, 推出,促使黑莓的市值达到顶峰。年,黑莓更是拿下了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
然而,自年起,黑莓手机的销售状况每况愈下。陷入困境的黑莓不得不在年月宣布,公司已与一个由费尔法克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牵头的财团达成收购协议并签署意向书,后者将以每股美元的价格收购黑莓,交易总金额达到亿美元。
但收购并没能改善黑莓的处境。年第一季度,黑莓所占市场份额已经跌到.%,当时黑莓程守宗还对黑莓的未来充满信心,并阐述了黑莓并不会放弃硬件的诸多原因;而到了年第四季度,黑莓所占的市场比例再跌至.%。之后的数据依然一跌再跌,最后不得不宣布停止生产和销售,并授权品牌给。
合作四年终分手与黑莓的合作始于年。当年,在与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的竞争中落败后,黑莓正式宣告退出手机市场。该年底,黑莓手机与通信达成品牌授权与技术支持协议。根据协议,获得黑莓的技术专利,并获准生产与销售黑莓品牌手机。
之后,相继推出了黑莓、、和 等多款黑莓品牌手机,并试图将黑莓经典的全键盘设计与系统整合到一起。此外,一直利用阿尔卡特品牌在国外销售,接手黑莓品牌应该也是想延续这一战略,只是效果并不理想。据的数据,当年的黑莓和阿尔卡特品牌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仅占%的份额。
随着在 上发布 、 和 三款手机,品牌正式进军美国市场,其中 被认为是对于今年全球市场的一次试水。在业内看来,自有品牌来势汹汹的背后,就是对黑莓品牌的战略性放弃,至此黑莓品牌也就失去其价值。
事实上,多年来,市场一直传言会将黑莓品牌转手。这次传言终于成真,黑莓与的合作走向终结。
黑莓靠什么活下去如今的黑莓以开发企业软件和服务为主。其程守宗在公司财年的财报会议中曾表示,黑莓已成为安全软件行业收入超亿美元的企业。
早在年退出手机市场之前的年,黑莓收购了,这是一家聚焦网联汽车安全的软件企业。目前系统已经占据了联网汽车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的半壁江山。
另外,年,黑莓公司还斥资亿美元收购加州网络安全公司,继续加大砝码押注于增长迅速的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工智能领域。
最新的财报显示,截至年月日的财年三季度,黑莓公司非总收入达.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非软件和服务总收入达.亿美元,同比增长%。 软件和服务总收入达.亿美元,同比增长%。
黑莓没有单独披露其营收数据,它被包括在物联网业务中,该业务上季度创造了.亿美元的收入,占其营收的%。
而就在今年月,黑莓宣布与亚马逊旗下云计算平台合作推出新的互联汽车平台,并且将黑莓的操作系统和的物联网()服务相结合。业内普遍认为,双方的合作将帮助巩固黑莓在联网汽车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并扩大了在汽车市场的存在。
(钛媒体编辑刘萌萌综合自界面新闻、北京商报、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