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工作,搞通-
昨天发了一篇 的文档(?段路由?源路由? ),通过文档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 ()是一种段路由协议,也称为源路由协议,由源节点指定转发路径,并将路径转换成一个有序的列表(列表)封装到报文头中。路径的中间节点只需要根据报文头中的列表进行转发,就像中那样,实际上,现阶段的也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的。
架构可以在各种数据平面上实例化,介绍了的两个数据平面实例: (-)和 (),在华三的叫法是 和 。
可以直接应用于架构,而无需更改转发平面,段被编码为 标签。策略被实例化为标签堆栈,要处理的段(活动段)位于堆栈的顶部,活动段处理完成后,相关标签从堆栈中弹出。
可以通过一种称为包头( ,)[,太长了,别急]的新型路由包头应用于架构,指令与段相关联并编码为 地址。 段也称为 ,策略被实例化为路由包头中 的有序列表。活动段由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指示,下一个活动段由中的() 指针指示。当一个 完成时, 递减,下一个段被复制到 ,当数据包在策略上被引导时,相关的 被添加到数据包中。
(-或称 )具有以下优点:
、直接应用现有的框架进行转发,无需对网络进行改造。
、通过对现有的协议和协议进行扩展和优化,可以直接利用协议和协议来进行标签的分发。
、能够更加简单地实现 等网络功能,解决了现有网络为实现上述功能而带来的部署路由协议过多、部署过程复杂等问题。
今天来联系一下官网的“静态配置配置举例”实验,配置的时候发现第一步竟然是配置-协议,那今天先来完成-协议的配置吧。
组网需求设备、、、和运行-协议。
本处不做相关配置要求,放到下次实验。具体组网情况参照组网图及接口地址分配表。
实验环境..( ,核心,内存)
( .., ,核心,内存)
旗舰版(测试用虚拟机,核心,内存)
组网图静态配置组网图如下。
设备的链路连接、接口及接口地址配置情况如下表:
配置步骤今天的任务主要是配置-,先回顾一下-相关信息。
-属于( ,内部网关协议),用于自治系统内部。-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使用( ,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进行路由计算。为了支持大规模的路由网络,-在路由域内采用两级的分层结构。一个大的路由域通常被分成多个区域()。一般来说,将-路由器部署在区域内,-路由器部署在区域间,--路由器部署在-路由器和-路由器的中间。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所有路由器均配置为-路由器,负责区域内的路由,这样所有的路由器属于同一区域,都能形成邻居关系。需要注意:属于不同区域的-路由器不能形成邻居关系。
-的配置主要包括配置路由器的级别和网络实体名称,并在指定接口(所有接口)上配置使能-功能,掌握了这两个基本操作,来直接上配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验证配置
以为例,查看路由器-的进程信息。
查看-的邻居信息。
查看-的接口信息。
查看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信息。
还可以查看-路由计算日志信息的详细信息。
- -
查看-的拓扑信息。
查看-的路由信息。
查看系统路由表。
在上带源地址...访问的...等地址验证连通性。
总结、如果是-、--、-混合组网的场景,查看路由器的-路由信息时,-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应该有一条缺省路由,且下一跳为--路由器,-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应该有所有-和-的路由。但是我们今天只有-路由器,所以看不到这个现象;
、-指示的是本身的网络层信息,不包括传输层信息,长度为~个字节。
( ,网络实体名称)由三部分组成:
* 区域:它的长度可变的,为~个字节。
* :用来在区域内唯一标识主机或路由器,它的长度固定为个字节。
* :为,它的长度固定为个字节。
所以在配置-时显示参数为“.. ... .. ”,例如为:.....,则其中区域为., 为..,为。
通常情况下,一台路由器配置一个即可,当区域需要重新划分时,例如将多个区域合并,或者将一个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这种情况下配置多个可以在重新配置时仍然能够保证路由的正确性。由于一台路由器最多可配置个区域地址,所以最多也只能配置个。在配置多个时,必须保证它们的 都相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